
1945年11月上旬,蒋介石在杜聿明面前信誓旦旦地宣称,一定会夺取山海关。几次进攻失利后,杜聿明决定再次发动攻击,誓要打破这道防线。这一次,他与石觉等国民党高级将领深入分析战局,决定吸取之前正面进攻失败的教训,改变战略,计划通过侧翼进攻九门口这个重要关隘,尝试从这里打开突破口,直取山海关,为下一步夺取东北打下基础。
11月11日清晨,敌军的炮火轰鸣声打破了山谷的宁静,精锐的步兵开始集结,密集的炮弹向九门口阵地扑面而来,猛烈的攻击如暴风骤雨般倾泻而下。九门口是古时称为“一片石”的关隘,尽管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关口,但地理位置极为重要。这里位于山海关北面的深谷中,四周群山环抱,峭壁如刀,天然的险要屏障让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。九门口以其特殊的地理优势,控制着通往山海关的关键通道,也能成为通向锦州、沈阳的战略要道。因此,九门口自古以来便为易守难攻之地,堪称防守山海关的最前沿堡垒。
驻守在九门口的,是八路军山东军区第7师24团和冀热辽19旅47团第2营的战士,他们时刻保持着高度的警戒,守护着这片重要的阵地。敌军在猛烈的炮火轰炸后,步兵迅速冲向九门口高地,炮弹不断在山头爆炸,山石碎片飞溅,烟尘弥漫,整个山谷如同火海。大树被炸断,地面上飞起一片片碎土,但我军的指战员并没有慌乱,而是巧妙利用山地的自然屏障进行隐蔽,避免了炮火的直接打击。他们藏匿在巨大的岩石后面,观察敌军动向,准备在敌人步兵进攻时给予致命一击。
展开剩余67%经过一阵猛烈炮击,敌军误以为我军阵地已经被炮火摧毁,便指挥步兵迅速向九门口发起冲锋。此时,敌军的两个团如潮水般涌向九门口,他们以为这是一次轻松的胜利。然而,正当他们接近我军阵地时,我军指挥员猛然下令:“打!”潜伏在石后面的我军指战员突然跃出,迅速拔枪射击,沉默的山谷瞬间爆发出激烈的火光。成群的手榴弹抛向敌群,爆炸声响彻四方。敌军步兵被打得措手不及,阵脚大乱,纷纷四散逃窜,整个冲锋瞬间被我军的反击摧毁。
尽管敌人屡次重整旗鼓,依靠人多势众和强大的火力不断发动攻击,但都无一例外地遭到了我军的顽强反击。经过一天激烈的战斗,敌军依旧未能突破九门口阵地。此时,敌人终于意识到,九门口的防守之固若金汤,想要突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,想越过这道关口,简直比登天还难。
在敌军对九门口的猛烈进攻同时,我军第47团2营也正在黄土岭上防守。黄土岭位于九门口的北面,同样面临敌人的攻击。敌军在进行了一阵猛烈的炮击后,派遣了一支突击排试图占领山头。突击排冲上山头时,发现山上空无一人,误以为我军已被炮火消灭,便开始肆意庆祝。扛着机枪的一名敌兵情不自禁地对自己的排长喊道:“排长,这里没有共军了,我们胜利了!”敌排长听后,也兴奋地大喊:“弟兄们,冲啊!阵地是我们的了!”
然而,就在敌排长的话音刚落,隐匿在山后的一名我军战士突然跃出,向敌人开火,并迅速夺下敌方机枪。紧接着,一颗手榴弹被扔向敌群,爆炸瞬间炸得敌人四散飞奔。接着,我军指战员的机枪、冲锋枪一起开火,打得敌军无法抬头。随后,47团2营的战士们冲上前,高喊着“缴枪不杀”、“八路军宽大俘虏”等口号,迅速包围了这支敌军小队。面对我军的反击,敌人瞬间从刚刚的亢奋中变得慌乱不已,最终选择投降。敌排长和其他40余名敌军成员被俘,敌军的进攻再次被彻底瓦解。
这一天,敌人对九门口的进攻宣告失败,损失惨重。杜聿明万万没有料到,自己亲自指挥的精锐部队竟然攻不下九门口这一小小的关隘。愤怒的他拔出皮带,亲手抽打了前线指挥官。最终,在我军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撤离山海关之前,杜聿明的部队始终未能攻占九门口,山海关的防线依然固若金汤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